您好,欢迎访问云县人民医院官网!

健康热线:

通知公告

如何防范公民个人信息泄露
时间:2019-11-21          浏览量:298

一、公民的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公民的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者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

 

  二、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解读:对于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将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被他人用以实施犯罪,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或者死亡,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较大,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以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窃取或者以购买等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较大,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使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实施其他犯罪行为,构成数罪的,依法予以并罚。

 

  单位实施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三、公民个人信息遭泄露案例案例一:一个电话骗走9900元学费,18岁准大学生晕厥离世今年高考,罗庄区高都街道中坦社区的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19日下午4点30分许,她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这通陌生电话之前,徐玉玉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18日,女儿接到了教育部门的电话,让她办理了助学金的相关手续,说钱过几天就能发下来。”徐玉玉的母亲李自云告诉记者,由于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所以当时他们并没有怀疑这则电话的真伪。根据李自云的讲述,徐玉玉到银行后,按照电话中那人的提示,在ATM机上进行了一番操作,但并未成功。骗子又问她身上是否有其他银行卡,而此时,徐玉玉身上刚好装着交学费的银行卡,里面存有1万块钱。对方称那张交学费的银行卡还未激活,要她通过ATM机取出9900元,通过这种方式激活银行卡,再把钱汇入指定的账号,还声称会在半个小时内,把这9900元连同助学金的2600元一起重新汇回来。徐玉玉按照骗子说的完成了操作。过了一会,徐玉玉开始意识到有些不对,便给对方打电话,谁知电话那头已经关机。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万分难过,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了案。在回家的路上,徐玉玉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没能挽回她18岁的生命。

 

  案例二:清华大学教授被骗巨款1760万元近日清华大学一名教师遭遇电信诈骗被“卷走”1760万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教师遭遇的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即诈骗团伙冒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话术”引导被骗者将钱款打入“安全账号”。清华的这名教师卖房、借款凑了1760万元,却被骗子一把“卷走”,不过在“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中,通常会伴随着个人信息的泄漏。不少案例显示,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受害人姓名、年龄等个人信息后,随后开始实施“话术”诈骗。

 

  在实施诈骗阶段,为了使得骗局更加“逼真”,诈骗分子会使用一些“道具”。这些“道具”和手法包括伪造的国家公文,以传真等渠道向市民发送“通缉令”等。

 

  此外,有些骗子会自制一些假冒的公检法网站,要求受害人登录。由于个人信息早已泄露,受害人登录假网站后会看到自己的电子通缉令。通过“眼见为实”,受害人的情绪变得异常慌张,便于骗子得手。

 

  事实上,公检法部门不会以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对涉嫌洗钱等问题进行处理,办理案件时也绝不会提供所谓的“安全账号”。公检法也不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清查当事人的资产情况,更不会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出具“通缉令”。

 

  案例三:电信诈骗又出新花样看“聚会照片”钱被转走近日,赵先生的手机接收到了一个未知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称:“老同学,这是咱们前两天聚会的照片,现在已经上传到网上,可以查看了。”短信最后还附上了一条网址链接。随后赵先生点开了链接,却没有看到任何一张照片。“这个网址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提示登录中,等待一段时间后页面显示网页停止访问了。”赵先生称,此时他也没有多想,只是以为对方发送的网址可能输入错了。几分钟后,赵先生想要在微信里发红包时却发现,与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内的余额已经为零。“当天下班前我还查看了余额,突然被清空了,这才意识到可能是那条短信存在问题。”

 

  该类木马传播方式早已出现。不法分子借以“聚会照片”、“老公/老婆出轨照片”、“聚会/结婚请帖”等借口发送短信,诱导收件者点击链接后,木马会自动下载并后台运行,读取手机用户通讯录、私自向外转发带有病毒链接的短信,形成几何式传播数量。且木马程序进入用户手机后,会隐藏自身图标,使得普通手机用户很难卸载。

 

  四、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1、购物办卡需谨慎。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除非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产品,否则请谢绝留下联系方式和个人信息。我们总是买衣服的时候会有销售说,麻烦您留个个人信息好了。除非有可能再次来,而且会办会员,不然还是不要留下个人信息了,减少我们个人信息的曝光机会。

 

  2、网络信息隐藏好。网上申请某些账号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保密协议和所谓的个人信息显示,比如我们注册某微博的时候,个人设置就可以选择是否公开个人的联系方式,我们要尽可能的保密和隐藏,有事情直接网站上说,或者微博里说,不要公开我们的手机号和住址。

 

  3、网站活动少参加。在网络上参加活动的时候,我们要提供自己的住址,要记得先看这个网站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多小网站是不会为你保密的,要尽量不参加乱七八糟的活动,哪怕它要主动的送我们东西或者福利。

 

  4、简历日常管理要妥善。网上填写简历的时候,如果是我们要应聘,就填写好自己的现有联系方式,一旦找到工作,就要修改个人的信息,电话隐藏掉,以免别人会无差别搜索,直接来找寻大家的联系方式推销和骚扰。

 

  5、快递信息要消除。收到快递我们一般是要扔掉包装的,但是要切记,直接用和快递单子的笔迹同类的笔来涂掉我们的联系方式收件人和我们的用户名,还有寄件人的联系方式以及用户名,撕掉快递单号。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冒用用户名来骚扰和行骗。

 

  6、实名车票要撕毁。如今都要求实名制来购买车票,我们的车票票面都是有我们的完整姓名还有二维码和身份证大部分的号。我们出站后,或者车票用完,一定要撕毁我们的身份证号和二维码还有名字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就是撕开,扔到不同的垃圾箱,撕碎,不要撕得还可以猜到原来的字。

 

  7、免费活动有猫腻。街上会有很多类似于让我们留个联系方式,会可以领什么小礼品或者办什么会员来美容,或者一次性的体验活动,除非这个活动让人感觉比较正规和有以后可能继续来的机会,否则还是果断拒绝吧,你的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们,他们是肯定会进行二次销售的,说不定还会推荐给同产业链的其它店铺,你觉得你还有安生日子么。

 

  8、微信微博不露财。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发微信、微博,而且总喜欢发自己的照片和住所,或者晒自己的东西,其实这个真的很危险,如果有可能,要尽可能的隐藏自己的个人信息,别什么都晒,什么贵重物品也不要都拿来显摆。什么昵称啊,朋友的称呼啊,或者朋友对自己的称呼和小名,或者自己家人的合影啊,都要隐藏起来,或者设置权限,当然最好不要放上去,对网络达人来说,你的权限根本不是问题。

 

  9、网上聊天六不提。虽然人们都在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会愿意在网路上交朋友和谈心,在我们想要把情绪放到虚拟世界的时候,别忘了把脑子拎出来,如果脑子都放进去了,就没救了。可以说自己的感受,可是别随便的相信别人,虚拟世界可是比我们现实世界来的更凶险。什么身份证号和自己的真实姓名还有家庭住址,单位地址,银行卡号,支付宝用户名,都是坚决不能提及的。

 

  五、手机个人信息泄露方式及防范手机隐私信息泄露渠道:

 

  1、将木马隐藏在彩信中,以诱人标题骗取用户点击或运行(如:“老同学,这是咱们前两天聚会的照片,现在已经上传到网上,可以查看了。")。或将恶意代码隐藏在“空白短信”中,一旦用户打开短信,手机系统后台就会自动下载手机木马恶意软件,通过木马软件窃取手机个人通讯录、短信信息等隐私信息。

 

  2、伪装成手机常用应用软件,如游戏、安全补丁、免费资料以及电子书等,上传到部分缺乏安全验证的中小手机软件论坛中骗取用户下载安装木马软件,通过木马窃取手机个人通讯录、短信信息等隐私信息。

 

  3、将窃取隐私类手机木马预装在手机ROM中,通过刷机包或水货手机扩散传播,秘密窃取手机用户个人信息。

 

  如何防止手机成为隐私泄露源头:

 

  1、要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要轻易接听、接收陌生人的电话、短信、彩信、邮件。尽量避免将手机应用账户设置为自动登录,同时为手机设置锁屏密码及开机密码。

 

  2、通过正规渠道下载手机软件。登录官方平台或安全可靠的应用市场如360手机助手等下载。不要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浏览不良网页。安装软件时,一定要详细查看软件索取的权限列表,出现敏感权限时要特别警惕。

 

  3、遇有手机异常及时使用360手机卫士等安全软件查杀。并养成定期为手机体检扫描恶意程序的好习惯。


×